close

文/ 灰鷹(《時間迴旋》中文版權代理人 )
本文章轉載自灰鷹巢城

上週進公司前,先到附近的金石堂逛了一下,看著新書區一字排開的大部頭翻譯小說,突然覺得在這個當下,身為台灣的讀者,尤其是小說的愛好者,確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。我們當然知道這個產業近來風波不斷:七月的凌域事件只是一個開端,現在許多出版社相繼退出金石堂體系;行銷經費高、宣傳動作大,新書衝量快跌得也快,而且折扣不斷下殺,利潤越來越低。別的不說,那家金石堂本來是旗艦級的大店,卻也在一個月前悄悄改裝,一樓靠窗的那半店面另外租人,入口頓時狹窄了起來。

可是作為一個讀者,確實是很幸福的。這一年來出版的翻譯小質量俱佳,光看暑假出版的書,有「夜巡者」和「黑塔」這種奇幻大系,有《危基當前》和《眼鏡蛇事件》的陰謀論驚悚,國際驚悚大師陸德倫的經典《神鬼認證》三部曲在缺席多年後首度正式授權中文版,要純文學有《頭朝下》和《我可以不是艾蓮妮》,更通俗一點那也有《失物之書》、《偷書賊》或《美人魚的椅子》(啊,還有不是小說但比歷史懸疑還好看的《白城魔鬼》!)。

我一直在想,這一波翻譯小說熱潮到目前為止都能維持頗高的品質,或許和高昂的翻譯成本有點關係。幾年前一窩蜂仿效哈利波特、滿坑滿谷不知所謂的青少年奇幻,起碼輕薄短小,容易速成,結果當然就是徹底把類型搞死。如今大部頭翻譯小說動輒二、三十萬字,再怎麼壓榨譯者,稿費也很難低於六位數。還要加上激烈的版權爭奪和越發兇狠的行銷作戰,門檻是高了很多。回顧之下,這兩年的大部頭翻譯小說除了《謎宮》,其餘清一色來自所謂的主流大出版社。

進了公司,我收到貓頭鷹出版社寄來的《時間迴旋》中文版樣書(很可惜目前在金石堂看不到),果真如網友後所言厚厚的一大本。暗色調的封面很簡潔,有些冷,但有種寧靜的詩意,一如威爾森的筆調。拋開商業層面的考量,我百分之百喜歡這個封面。但就算是商業考量,好像也不必太擔心:網路上早已佳評如潮,誠品的朋友說賣得非常好,下期肯定會登上排行榜。星期五晚上我還跟朋友跑去誠品信義店晃了一下,看到那超漂亮的大幅掛軸,與《白城魔鬼》並肩立於方柱兩側。

然後,我帶著中文版回家趕進度。

說起來丟臉,我其實很少看中文書。由於工作之故,閱讀早已變成一種功能導向的活動。看書所需時間有如投資,第一優先當然給了還沒賣出版權、自己特別有興趣(或覺得有潛力)英文書。如果已經看過英文版,中文版問世後更不可能再看一次。朋友以為我必然全都看過每一本賣出版權的書,事實上絕不可能,除非我平均一天半能幹掉一本原文書(而這當然還沒把中文書和看過但沒賣出版權的英文書算進去。

可是無論如何,一些比較重點的書,我總希望能在中文版出來前看過原文,這樣才能真正知道書在講些什麼,也才能和出版社討論行銷定位。當然,這只是希望而已,實際上越來越難做到。

不過偶爾也是會有驚喜,閱讀翻譯品質高超、編輯水準一流的中文版的驚喜。例如《直覺》。但話又說回來,中文版做得越好,讀了我就越覺得慚愧,後悔自己沒有早點讀完原文版,沒能早一點知道這個故事,為中文版多盡點心力。

如果說上半年讀了最讓我「後悔」的小說是《直覺》,那麼下半年肯定就是《時間迴旋》(英文版我只讀了四分之一)了。 閱讀的過程中,我不斷想著:假如好萊塢找來夠厲害的導演和編劇,拍一部大成本但兼具內涵的「世界末日」,那應該就會是《時間迴旋》。

但是好萊塢的災難片必須速成,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呈現最大衝力,所以電影中的世界末日永遠來得很快。不論是彗星撞擊地球,地心即將毀滅,還是太陽爆發危機,皆迫不及待,必須立即出征、馬上解決。

《時間迴旋》並非好萊塢式的災難故事,它講的是面臨世界末日的一整個世代的人類的故事。由於格局太大,橫跨的時間太長,也沒有橫衝直撞的節奏,這個故事恐怕很難獲得傑瑞布克海默之流的製片青睞。比較可能的應該是 HBO 自製影集,我們可以用力給他期待一下(畢竟 HBO 看上了《冰與火之歌》,不是嗎?)。

威爾森的作品向來不長,《達爾文新大陸》(這本書今年九月將配合《時間迴旋》的續集《》推出大平裝典藏版,而且一旦被收入 Orb 書系,就號稱永不絕版)和《穿越時空的巨石碑》都是三百頁左右,《生命體》甚至只有 214 頁。《時間迴旋》是他至今最長、顯然也是最具野心的一部作品,從書中各種「豐富」的元素即可略見端倪。是的,正如出版者週刊所言,《時間迴旋》結合了「科幻驚悚、成長傳奇、溫柔愛情故事、父子衝突、生態寓言和末世預言,建構出一個令人驚嘆的綜合體」,還有西方人在東南亞逃亡的異國情節,醫學驚悚、家族秘密,甚至,我的老天,公路小說!我簡直要懷疑這是威爾森精心設計的暢銷書方程式,把所有吸引人的故事元素都放了進去,依照百分之幾的比例調配而成。

可是身為一個從小就是科幻迷的標準技客(geek,對,史蒂芬金說他的作品「技客指數是零」,中文版裡的書評摘要很巧妙地去掉了「技客」一詞。威爾森則在官方網站上寫著:「金老爺太客氣啦,我明明就是個滿口胡言亂語的技客。」),威爾森從來就不是譁眾取寵,妄想藉由某些元素或技法的暗渡陳倉,試圖獲得所謂主流文壇認同的人。他的經紀人蕭娜‧麥卡錫(Shawna McCarthy)同樣也在類型圈內勤墾耕耘,又有誰敢質疑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文學品味?

更令人驚奇的是,作為一部科幻小說,《時間迴旋》沒有絲毫妥協,威爾森幾乎挑戰了百年來科幻傳統中所有重要的主題:與外星人的初次接觸、異星的地球化工程、基因改造人體、時空傳送等等,每一個都足以獨立成為篇章。有趣的是,2001 年時,威爾森曾以《穿越時空的巨石碑》和科幻大師傑克‧威廉森(Jack Williamson)的《改造地球》(Terraforming Earth)戰成平手,一起獲頒約翰‧坎伯紀念獎,而威廉森正是「地球化工程」(terraforming)一詞的創造者。

然後,威爾森把如此琳瑯滿目的元素,這麼讓人眼花撩亂的主題,融合得天衣無縫,成為一個傑出的整體。簡直不可思議。

早在 2004 年法蘭克福書展,我就從丹尼‧巴羅(Danny Baror,威爾森的海外版權經紀人)的書單上看到了《時間迴旋》。那時我想先從他已經出版的作品開始推起,後來也陸續介紹過《達爾文新大陸》、《穿越時空的巨石碑》和《盲湖》等書,但礙於科幻在台灣向來是票房毒藥,始終沒有結果。

等到去年雨果獎揭曉,我才認真上網查了《時間迴旋》的相關資料,一看就覺得這書很有「類型當主流賣」的本錢。威爾森的作品向來具有很強的主流文學特質,進入門檻低,人文色彩強。等我再看到史蒂芬金的推薦,以及「頑固老書蟲」那篇書評,更加堅定了信心(要知道老書蟲很少看類型小說,尤其科幻或奇幻,能讓他讚不絕口並非易事)。《時間迴旋》有大獎加持、名人背書,還有一個非常聳動的中心構想,若包裝和宣傳得當,很有機會締造銷售佳績。

然而科幻真的就是毒藥,編輯們聽了紛紛退避三舍,即使 2006 年是版權時代以來翻譯科幻小說出版最多的黃金一年。感興趣的只有兩家出版社,最後是由經營「科幻推進實驗室」的貓頭鷹出版社拿下版權。

中文版的問世過程千轉百折,倒是合作得非常愉快。貓頭鷹的科幻書系由陳穎青前輩親自操刀,在中文版出來前不久報到的編輯不是別人,居然是科/奇幻圈裡認識多年的同好,以前也是禮筑的常客。貓昌發狠看遍威爾森作品,寫了深入淺出的導讀,也和貓頭鷹的企畫合作,完成精彩的作者專訪。我也請作者寫了篇精彩的中文版序,更因此認識了譯者陳宗琛先生,通信談書好不過癮。中文版獲選誠品八月選書,博客來也舉辦了試讀活動。雖然風雨飄搖中暫缺金石堂這一塊,至少上市後開出了銷售紅盤。

最感動的還是網友的試讀心得,證明主流文學包裝的策略奏效,《時間迴旋》不僅扭轉許多人對科幻的印象,也吸引了很多從來不碰科幻小說的讀者。好多人欲罷不能一口氣啃完全書,momoge 還大呼:「實在是好看到過分,這種書多出幾本我飯都不用吃了。」 仍是引「頑固老書蟲」的話:《時間迴旋》「強力推薦給所有喜歡有深度、有文學性、內涵的小說讀者,管他什麼類型。」

文字像錨一樣,拴住記憶之船,以免船在暴風雨中沉沒(這是書中的一段話,不是我寫的,特此強調 XD)。《時間迴旋》是這樣一個美好的故事,讓我們漂流於茫茫書海,至少有一個明亮的依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記憶之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